企业文化
Corporate culture

联系方式
Contact us

广东自远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电  话(Tel):19128435215

传  真(Fax):0753-2513793
地  址:广东省梅州市梅县扶大高新区三葵
联系人:江小姐
邮  箱:mzhbzp@163.com
邮  编:514700

企业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企业文化
佛教碎语
更新时间:2018/5/14 10:35:57 来源: 浏览次数:3476
< 返回文章列表

      人生要解决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关系,就能快乐无比。人与人关系在乎“你我相融”、“你我一体”,即可解决,佛说“你我相融”是禅心,“你我一体”是禅心。人只要把别人在内心认作是你兄弟姐妹,就能爱能和;只要把别人的东西从心底里确认为你兄弟姐妹的,就会爱惜;把服务的对象看成你三代以内的亲戚,不管用什么方式路径定能让其满意;把工作看成是为了自己的企业服务,是为自己的成长进步,定能把工作做好。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利益、荣辱,站在对方去看自己得到的利益、荣辱或把对方得到的利益、荣辱感同身受,你就会安宁,彼此也就融和。
    大乘佛教是从慈悲入手的,慈悲就是与乐拔苦,对众生行慈悲。把自己的快乐筑就在解除自己痛苦,他人痛苦之上。前者就是成功之人,后者就是禅宗,就是圣人、伟人了。这是人生观、价值观之本。小乘佛教就是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小乘佛教把“上”看得很重,拼命去追求,    把“上”、“下”看成对立的。其实两者是并不矛盾。所谓“上”就是菩提、涅槃(音盘),“下”就是生死、烦恼。“菩提”音译,意译为正觉,即明辨善恶、觉悟真理,它是结束生死轮回和导致涅槃的终究觉悟。“涅槃”是音译,义译为灭度、圆寂。佛教称超脱一切烦恼,进入自由无碍的境界为“涅槃”,也称死为 “涅槃”。
    禅门不在教人参禅成佛,而在教人参禅开悟;不要求证得果位,而在自我解脱自在。自我实现不在成为伟人圣人,而在有所贡献,有所收获,不贪沾负累于社会。
禅的本质就是静虑专一,静虑专一就易认知、体悟现象世界而悟空正觉智慧。禅重在通过现实、实践去感知体悟。“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透过现象有所悟得,由混浊到镜清境界,是认识悟得而不是抹去的过程。
    佛教里有一种“辩经”练习,通过辩论加深对佛法的理解。重要的不只是讲什么、怎么讲,而是创立一种大家都能讲的机会。
    禅的最高境界就是认识自我(找到自我),把自己放在恰当位置,泰然尽心尽力为之,实现自我,超脱自我,所谓“做本分事,持平常心,成自在人”。 所谓“自在”就是自由自在。
    佛教追求菩提,菩提就是觉悟。用般若的智慧让你悟到你自己的本来面貌,觉悟人生,认识到自我,而不是被现象世界牵着自己的鼻子走。如果你回到了真正的自我,那你就是自由的,现在人最痛苦的事情就是自我的失落。我们之所以烦恼,之所以觉得没有自由,是因为你还没认识到必然。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把握。
    佛法里的四圣谛:苦、集、灭、道,是佛陀教导我们知苦、离苦,解决宇宙人生问题的方法。形成苦的原因,不外我与物、我与人、我与身、我与心、我与欲、我与见、我与自然的关系不调和。这一切都起因于我们心中有了种种分别、执着、妄想,因此才会迷惑颠倒、烦恼重重。人每每都会“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是惑也”。
    佛法中的以无为有指虚空出位置才能接受获得更美好的。道学中的以无为有是指顺乎本性、天道最有效率,得到的最多。
德化的人生比神通的更崇高。
    贫穷往往与吝啬、贪婪、恶毒、奸诈而不得与人交相关。
    什么事都能想通,没了烦恼,便成佛。故说成佛便进入了清净世界,极乐世界。(和愉虚无,所以修德也。)
    人生不满百,常有千岁忧。
    何为苦?或太热,或太冷也。苦闷起于人生对“无限”的不满,幻想就是人生对于“无限”的寻求。
    贪由爱起,怨愤由轻慢生,好战(斗)则源于嫉妒。
    荡意平心,同死生之域,而无怵惕于胸中。
    悟空:空,无也。无不悟。
    人看到的,正是其想要看到的。(总是以自己为出发点,自己观念去观察、认识、判断。)
    生活就是有很多东西说不出,才有人们想象、思考的余地。都说清楚了,生活就没有意义了。
    自然给人最大的自由,因此要求人也要有更大的自觉。
    蔡元培先生“以美育代宗教”很好,但因人类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宗教来解决,故恐怕很难做到,宗教或许要与人类共存。
 
    难行能行,难忍能忍。
    《六祖坛经》总纲:无念、无相、无住。故创新得谨慎。与“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同,空其心。
    佛教讲“无念、无相、无住”,“无念”就是要虚空自己,不要抱着什么目的,保持一个空荡荡的我;相是外界万物,“无相”就是不要被外界所羁绊,把外界当作空无;“无住”就是不要被念想、物界勾住而不可自为。它是从心、物、断(决断)三个方面去讲,如何保持一个自由自在的我。人只有这种状态下才能客观正确地认识、决策,才能爱人而与得真乐。就拿“推己及人”讲,就是先把自己——动机、目的、方法措施等闲置一边,把自己虚空为就是对方那个人,揣摩照着他的环境条件状态等,你会怎么想,怎么做,也是一个无念、无相、无住的过程。有位如来佛,“如来”就是如其本来,无念、无相、无住之我。修禅最后的境界是:常——永恒、我——自觉、净——离垢、乐——离烦恼;自己谨戒“贪、嗔、痴、慢、嫉”,始终保持“如来”的我。《论语·子罕》:“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毋意(臆断),毋必(期必),毋执(执滞),毋我(私我)。
     “蔽、陷、離、窮”與“詖、淫、邪、遁”。蔽必詖(有所蒙蔽,必不能正而偏頗),陷必淫(沉溺則必放蕩),離必邪(離正、離眾無所歸屬安全,則變得邪僻以求自慰。),窮必遁(困屈無人可商可情,也就無路可走,惟有逃避。)。
 
     定慧圆明。
     三宝:觉悟、正法、清净。
     佛寺三境:净、静、敬。
     自作自受,自性自度。
     执着心、分别心。(世事本无常)
     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恰如觅兔角。(适性)
     行、住、坐、卧,担柴挑水皆有禅。(人圆佛即成)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无明,愚痴)
     最大痛苦莫过于其实一点都不可能清楚而自以为能清楚很清楚。涵养决定耳。
     痛苦源于世界的无限性与人的认识有限性之矛盾,或说人的贪婪。
 
    六识:耳、眼、鼻、舌、身、意六根之识,识有相对应的境,不同的境对应不同的识,根、境、识相互作用,就产生了人的感情、思想等,它们是整体关联有生命而非孤立个体无生命的。
    六度(六戒): 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有布施之爱心,才会去且能持戒、忍辱,而静定,而去精进智慧,是依次递进的关系。学佛最重要的是持戒,持戒才能感人天报。毁戒是一切罪恶的根源。(敬畏意同)
    八风: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利”就是顺利、如意;“衰”就是衰落、败落;“誉”、“称”就是赞扬、称颂;“毁”、“讥”就是毁谤讥讽;“苦”、“乐”就是痛苦、磨难、快乐、幸福;
    十善:不杀生、不与取(偷盗)、不邪淫[前为身行]、不妄读、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前四为语行]、不贪、不嗔、不邪见[意行]。贪是贪赌种、名闻、权力;嗔就是慈悲心;不邪见是知善恶业报,信三宝功德;知道前途的光明→解脱、成佛,都从自己的修集善行中来,不会迷妄地救神力等救护。
    人的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蕴(色、受、想、行、知。)炽盛来源于个人的贪、嗔、痴三种心,佛教把它们叫“三毒”。这三种心又来源于你的颠倒妄想,就是你没有认清楚现象世界的真实面貌,而被现象世界迷住了。于是就贪恋、执着于并不真实的现象世界,产生了种种的分别心;有了分别心以后,又对事物产生了好恶喜怒,于是就有了执着心;有了执着心,就会产生渴求、追求,乃至于求之不得的烦恼了。
    【苦】身心怕逼迫与无奈,谓之苦。
    【贪】过分爱财,求取财物不择手段。“贪,欲也。”(引)不知满足地追求。“贪,犹欲也。”欲求不当之得为贪。贪、婪:贪原指贪财;婪,原指贪食,后泛指贪得无厌。
    【嗔】怒,生气。
    【痴】1,不慧也,愚蠢。(引)年幼无知(瞎爱瞎恨)。2,癫狂。痴狂。3,执着,执迷不悟。繁体字“癡”,病字下面一个“疑”——疑心病。疑神疑鬼,怎么也搞不清楚,这是痴迷。
    嗔、痴皆非心之常态,必愚妄邪见生。一切烦恼、痛苦都是因为人的“贪”、“嗔”、“痴”。消除“嗔”最为重要,嗔(怨恨、嫉妒、看不起人、自卑)最重要的原因是缺乏感恩心。
 
    业力:业就是“造作”。有业就会有“力”,就是力用、功能。这种功能就是行为的惯性。
    十二缘起: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就是这样,由于自己的颠倒妄想,就不得不忍受各种各样虚妄的痛苦。用佛教的话讲就是无明,无明也就是愚痴。那么,怎样才能从无明中解脱出来呢?佛教认为,最根本的办法就是要纠正人的颠倒妄想,使之具备一种正确的认识。这种正确的认识就是让人明白,这个现象世界其实是由种种的因缘聚合而成的,因此并不具有真实性。如果说一个事物是真实的话,那么它一定有恒常性和独立的主体性。既然现象世界是由各种因缘聚合而成的,那就没有独立的主体性,也没有恒常性。一切都是因缘聚了就有了,因缘散了就没有了,换句话说,它是无常的。
    无常就是说一切现象世界都是刹那生灭的。刹那是梵语里面表示最短时间单位的一个词,所谓刹那生灭就是指很短暂的过程。再回来看,一切的事情、一切的现象世界其实都是在不断的刹那生灭的过程中轮回。因是运动变化的,固而无常。
    当然刹那也是相对的。譬如人的一生,有的人活了很短的时间,我们说命短;有的人活了很长的时间,我们说这个人很长寿,这是跟人自身来比的。如果跟整个的人类历史来比,或者跟整个地球的历史来比,再扩大一些,跟整个宇宙来比,我们的100岁不就是一刹那的事情吗?
    所以,现象世界并没有恒常性。现象世界中的一切事物,没有一个是不死的,都有生老病死、成住坏空的过程。
    还有,既然一切事物都是因缘聚合而成的,那么对于某一事物来讲,无非就是这些因缘而已,并不具备独立的主体性,用佛教的话说就叫做无我。
    一切现象世界真实的面貌就是无常和无我,这就是佛教讲的:不真、无常、无我。
     “不真”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佛教讲的“空”。“空”这个概念是在不真实的意义上来讲的,但也不是把现象世界的这种暂存的状态或者我们叫做虚幻的状态给彻底地否定掉。特别是大乘佛教发展起来以后,就强调在讲“空”的时候不能离开它所对应的那个现象的“有”来讲,讲现象的“有”也不能脱离了本质的“空”。现象的假“有”跟它本性的真“空”是联系在一起的,既不能用本性的真“空”来否定现象的假“有”,也不能用现象的假“有”来否定它本性的真“空”。如果只讲本性的“空”而不讲现象的“有”,这是一种偏执,反过来只讲现象的“有”不讲本性的“空”,也是一种偏执。
大乘佛教就强调,缘起应该是一种中道的缘起,既看现象的幻有的这一面,也要看到本来的性空的一面。这样的认识,才是一种正确的认识,才能够把原来的颠倒妄想给纠正过来。
总之,佛教的人生观或者生命观用一个字就可以概括,那就是“苦”,一切皆苦。怎么样来解决这个苦的问题呢?就要认识到“空”,“空”也可以说是佛教的一种宇宙观、认识论;只有有了这种认识,才能不被现象世界迷惑,才能够从现象世界中解脱出来。这是佛教最基本的教义和理论。P149-150无明(愚痴)——颠倒妄想——贪、嗔、痴——八苦;解决之道就是“不真、无常、无我”,那一切都不是真的,刹那即逝的,我也是暂时的,总之一字“空”。
    佛经是从“性空幻有”这个角度来讲“空”的,了就是讲“空”并不是否定“有”的空,不是否定现象的空,而是在承认现象的前提下面来讲空的,是不能够离开现象的幻有来讲空的。P159
    比如般若,它的意义应该是智慧,但是它跟我们中国文化的智慧又不一样。我们讲智慧实际上指的是那种能够辨别是非,辨别事物不同情况的智慧;而佛教里所提倡的般若恰恰是让我们来消除这些分别,也就是说是一种无分别的智慧。(指“不真、无常、无我”的能力。)
    “世,出世不二”,就是不能离开世间来求出世间,出世其实就在世间的生活中。烦恼和菩提不是两个世界的东西,生死和涅槃也不是两个世界的问题,所谓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
    大乘佛教的思想到了中国以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在禅宗的《六祖坛经》里面就讲到:“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恰如觅兔角。”特别强调在现实世间来求得解脱。
    所以,在印度出世性格比较强烈的佛教到了中国后就变得不那么极端了,更强调只有入世才能够真正出世。中国佛教的入世精神是非常强的,或者说世俗性格非常强。
    为什么呢?因为佛教的宗旨是要度尽众生,它的志志向就像地藏菩萨大愿所表述的:“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要救众生,不入世怎么救?强调这种慈悲精神就使得中国佛教跟印度佛教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就是强调了入世的这一面。
     怎样去解决入世后面临的污染呢?如何保持出世的品格,做到既入世又不跟世俗同流合污呢?中国佛教的宗旨是:以出世法做入世事。这样就把二者调和了。P163
    禅宗认为,行、住、坐、卧,担柴挑水皆有禅。禅的根本核心就是把握本性清静、原无烦恼的境界。也就是说,所有的烦恼其实都是外来的,你内心本来是没有的。如果你没有觉悟到这一点,那么处处都是烦恼,因为你总把烦恼当成自己的。但你如果觉悟了这一点,就不会再为烦恼所扰了。为什么?本性清静嘛。就是那句俗话所说的:“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P166
    中国精神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伦理的精神,一个是艺术的精神。二者相互配合,不可分割。礼是用来规范人的社会身份和社会地位的,即“别异、明分”,确定每个人在社会上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换句话说,就是建立社会秩序。而乐,按照传统的说法,是用来“统同、合群”的。
    社会是一个群体,用礼来把这个群分成各种不同的身份、地位、等级,明确各自不同的责任、权利、义务;同时又通过乐教来使得这个有不同等级的社会达到和谐一体。人们通过乐来表达自己的志向、情感,通过乐来交流,从而构建起和谐的人际关系。在中国文化中,礼、乐这两个方面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通过礼乐教化使人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合格的人、有高尚品德的人。P177-178
“真善美”,“真”是对知识、真理的追求,“善”是对伦理、道德的追求,“美”是对艺术境界的追求。中国人不仅讲“天人合一”,也强调“真善美”的统一。道德的追求和艺术的追求在极致点上是完全汇通、合二为一的。不仅如此,中国人还把艺术精神贯彻到日常生活之中。有人说,中国人的生活是艺术的生活。总之,中国文化中渗透了一种追求艺术境界的艺术精神。礼乐教化就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P179
    人感物是无穷的,人们每天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事物,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感,这是很正常的。但如果一个人的好恶没有节制的话,就难免会被物化。人如果被物化了,就成了“灭天理而穷人欲”了,必须要正确的乐来引导、节制。因此,“乐”实际上是教化民众的一种重要手段。P180
    文人画有四个要素:人品、学问、才情和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不在画里考究艺术上的功夫,必须在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情。——近代著名画家陈衡恪


上一篇:魏文侯的治术
下一篇:早教的偶想